工大要闻
 工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工大要闻>>正文
深度交流谋合作,校企联合育人才------记研究生院组织优秀青年导师赴上海科研院所及企业调研活动
2016-12-22 18:40 肖敏 黄媛 王劲  研究生院

西工大新闻网12月22日电肖敏 黄媛 王劲)11月24日-25日,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海燕、副院长郭喜平、副院长李勇带领我校优秀青年导师12人,先后赴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和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活动,是为提升我校青年导师指导能力,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调研期间,青年导师亲身感受科研生产第一线,与总师和青年科研骨干深入交流,更多地了解科研院所、企业先进技术以及前沿和动态,以及科技人才的需求情况,进一步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及如何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

24日上午,王海燕一行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飞院人力资源部部长赵力以及各设计所和系统所主任12人,对我校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路线参观了航电电鸟实验室、铁鸟试验台、铜鸟实验室、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和ARJ21模拟机等。

随后,王海燕一行和上飞院总师和科研骨干进行了座谈。首先上飞院详细介绍了公司型号研制、民机产业链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谈到西工大多年来为中国商飞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中国商飞也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助力中国大飞机梦想。

王海燕表示西工大人与中国商飞同呼吸共命运,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成功下线、ARJ21支线客机正式投入航线运营,让西工大人倍感骄傲和自豪,西工大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商飞公司发展,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推进双方全方位的合作。会上,双方就校企合作形式、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如何有效对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谈。

24日下午,航天八院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所长张伟、我校校友党委副书记王真陪同王海燕一行参观了卫星的生产和测试的车间,随后509所科室领导和科研骨干与我校青年导师进行了座谈交流,王海燕对我校基本情况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青年研究生导师提升工作做了介绍,双方就工程博士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企业导师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谈。

参加座谈的青年导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与509所科研骨干共同探讨企业更需要研究生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企业在科研中遇到的瓶颈如何解决等问题。希望双方今后能在多方面开展合作,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座谈会上,双方还就人才招聘、联合培养、双导师、共同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课题申报等事宜进行了沟通交流。

25日上午,王海燕一行来到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了我国钢铁行业首个、吨位排名世界前列的宝钢卸载码头,以及热轧厂和冷轧厂。

我校校友、宝钢股份副总经理储双杰带领科技部部长、人事部部长、首席科学家等科研骨干与我校优秀青年导师一起座谈。储总深情回忆了在母校学习生活期间的点滴,表示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对母校三航以及材料学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随后就宝钢的发展历史、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等做了系统介绍。

王海燕介绍了学校的发展以及与宝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情况。座谈会上,双方就进一步强化双方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合作办学、强化人才培养和创新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共识。

参与座谈的首席工程师们与青年导师们在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企业智能制造的技术需求等方面做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今后将在人才培养,企业导师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等方面创造更多机会,更好开展合作。

参与调研的青年导师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并提出建议。航空学院许晓平谈到前期的科研活动限于申请基金、项目,没有渠道接触专业对口院所,此次“走出去”建立了技术合作、课题合作的桥梁,搭建了合作的舞台。机电学院薛红前认为,要紧密结合企业重点、关键攻关项目培养研究生,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交流培训等方式,将学校的基础研究成果与企业工程项目紧密结合,为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借鉴。自动化学院智永峰谈及校企合作更有深刻认识,认为校企合作是一种高效、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对于企业而言,在联合培养过程中既可以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资源解决实际的生产、管理问题,又为自身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源,节约了人才招聘和培训成本;对于高校而言,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加贴近实践和市场,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引入了外部资源,拓宽了办学和社会服务的空间。机电学院汪焰恩建议学校按照大飞机研发组织一支系统研发队伍,从飞机整体系统按型号培养学生,针对上飞研发模式,提出制造商、供应商、系统集成培养模式。同时针对高强钛、客舱安全、火情预测、环境控制等领域跟进研究。

此次调研不仅为青年导师搭建技术合作、课题合作和人才培养桥梁,也为学校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模式。


(审稿:郭喜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