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6月14日电
C919、超级计算机、国产航母、北斗导航……一项项凝聚着“中国智慧”的先进成果吸引着师生眼球。
“如何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两个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
“如何把握‘两个强国’建设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
“如何努力成为‘两个强国’建设的践行者和生力军?”
随着一道道发人深省的提问,6月14日上午,一千多名部属高校师生在南京理工大学聆听了一堂“特别”的形势与政策课。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作为授课人,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如何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两个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
苗圩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根本判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还对高等教育、科技、人才等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为工信部及部属高校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苗圩特别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九个方面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工业和信息化战线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已经并将继续引领我们开拓一个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新时代,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始终坚持。
“两个强国”建设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
基础研究是引领创新发展的制高点,也是“两个强国”建设的原动力。苗圩指出,部属七所高校近年来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促进交叉融合,在探究重大原理、推进原始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必将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创新源泉,也必将为“两个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苗圩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的讲话,勉励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英雄观。
工程科技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也是推动“两个强国”建设强有力的支撑。苗圩指出,工程科技不仅仅服务于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革命,也为农业、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产业提供高质量的装备和产品,正因为此,它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七所高校在工程科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北航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技术、北理工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哈工大的机器人技术、哈工程的深海水声定位技术、南航的直升机技术、南理工的人脸识别技术、西工大的无人机技术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协同创新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也是“两个强国”建设的必然途径。苗圩指出,随着产业分工日益细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加速应用,产品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正与大学、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业组成协同创新网络。苗圩通过剖析C919的研制和深圳市“车电分离”模式推广电动公交车的典型案例,阐述了协同创新在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研制效率,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紧接着,苗圩重点介绍了“两个强国”建设的三个领域,分别是“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
以丰富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苗圩展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融合如何使传统行业“脱胎换骨”; 如何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材料、设备、产品以及用户之间的在线联接和实时交互,使“机器自己生产而几乎不再需要人参与制造”成为可能;如何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的连接生态和多元化的智慧生活方式。
苗圩指出,在“两个强国”建设中,急需以下几类人才:
一是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建设“两个强国”,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必须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家。二是科技领军人才。突破工程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需要多类型、多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三是技术创新骨干。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领域,需要一批多学科融合、多领域交叉的技术创新骨干。四是优秀企业家。“两个强国”建设,急需一批具有担当意识、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此外,还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青年学子如何投身“两个强国”建设?
苗圩认为,“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成才”以及“为谁成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思考和明白的问题,也是每个人成长发展必须要明确的思想“总开关”。苗圩结合自己工信战线“一名老兵”的经历,就“如何投身‘两个强国’建设”,提出四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一是要打好底色,筑牢人生“压舱石”。支撑国防、服务需求、报效祖国,始终是部属高校共同的初心和使命。在办学定位上,各校都体现了自身的传统与优势,突出矢志报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导向;在培养目标上,七所高校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放在首位,忠诚报国、赤诚奉献已经成为各校毕业生的共同标识。“两个强国”建设亟需的人才,首先要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要向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等优秀的前辈学习,传承好七所高校共同的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好理想信念的底色,筑牢人生的“压舱石”。
二是要严守规格,夯实专业“基本功”。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核心元器件等高精尖行业,对从业人才都有极高的规格要求,扎实的基本功,是同学们在“两个强国”建设中大显身手的必备条件。七所高校都有良好的校风,强调博学识、厚基础、练就真本领。要秉持一颗匠心,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在学习和工作中瞄准最高规格、追求完美极致。要把自己的专业学深、学精、学透,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注重通识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不断拓展知识面,扩大学术视野,筑牢成才根基,努力成为“两个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科技先锋和业务中坚。
三是要矢志创新,打造成长“强引擎”。要想在“两个强国”建设中做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素养、创造能力和创业本领。青年学子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有活力的创新群体,要“敢想前人不敢想的事,敢做前人不敢做的事”,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转化突破。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学习工作中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审慎反思,独立自主地追问本质、探究本原。要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把学术前沿、技术瓶颈和产业短板等作为学习和研究攻关的方向和目标,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行家里手”。
四是要勇立潮头,争做时代“实干家”。投身“两个强国”建设,不仅要紧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以及新军事变革的趋势与潮流,更要聚焦赶超跨越、聚力实践实干,勇做时代弄潮儿。人生的精彩是奋斗出来的,事业的成功是拼搏出来的,同学们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
苗圩寄语青年学子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乘新时代之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建设“两个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留下成长成才的深刻印记,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工信部机关司局相关同志,部党组第二巡视组全体成员,部党组第四专项巡视检查组全体成员,江苏省通管局、经信委有关同志,部属七所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在校校领导,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共同聆听授课。
课前,苗圩一行看望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以及工信部党组第二巡视组与第四专项巡视检查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