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要闻
 工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工大要闻>>正文
【战疫情】疫情中的本科教学秩序保卫战
2020-02-27 10:06 姚尧 王青青  教务处

西工大新闻网227日电姚尧 王青青)2020年的春季学期注定是一个特殊的令人难忘的学期。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西北工业大学按照“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提前谋划、快速响应、全力组织,综合考虑我校实际,反复论证,设计方案,全方位推进线上教学,按照教学日历如期开课,确保学校教学体系完整,保质有序完成教学任务。

一、统筹部署,全面推进

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保障大学正常运行涉及教学秩序、科研秩序、日常工作秩序等诸多秩序。教学秩序是整个大学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面对师生无法返校,但必须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挑战,全校必须要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打好这场教学秩序保卫战。

在疫情防控初期,学校就按照“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研讨制定了《西北工业大学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总体方案》,并全力组织实施,确保教学标准不缩水,教学质量不降低。根据工作需要,学校成立了本科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处、学生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国际教育学院等相关负责人担任组员,负责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决策。教务处牵头成立了课程教学组、技术支持组、教学质量保障组、学生学习保障组等四个专项工作组,教务处、学生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等各部门会同各教学单位,各司其职,确保全面覆盖。

二、做足做细应急预案,确保线上教学“不翻车”

栾义春在线办公

辅导过孩子网课的教务处栾义春老师遇到过几次小学的直播教学“翻车”事故,孩子进不去课堂,老师讲话没声音,折腾半天,课却没上成。直播事故打乱正常教学秩序,必须要防患于未然。栾义春意识到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她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想到雨课堂平台部署问题多,进展慢,攻坚任务重,栾义春主动请缨,加入技术支持组,当起雨课堂平台数据管理员。技术支持组随时收集师生反馈信息,针对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研讨制定方案,帮助广大师生解决问题,确保每位师生能顺利加入到在线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选课大队和雨课堂保障小队

雨课堂群和志愿者聊天记录

2月17日,部分高校陆续线上开课,普遍反映出各类在线教学直播平台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及网络不通畅等问题。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理论课程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平稳运行,妥善应对在线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学校针对相关问题开展了研讨,及时完善在线教学工作方案,抢在开学前,为每门课程构筑“三平台+一渠道”的在线教学体系,即每门课程在选定如爱课程、雨课堂等主流在线教学平台,作为主要上课手段的基础上,还需要选定腾讯会议、钉钉等作为备用平台,一旦主要平台出现问题,及时切换至备用平台。为确保万无一失,每门课程还需要将学习资料发布至翱翔网校内课程平台,作为保底方案。同时,每门课程在上课前都会建立各自的QQ群、微信群等沟通渠道,方便师生及时沟通。事实证明,前期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开学第一天,在雨课堂出现网络拥堵后,得益于前期做过的充分预案,教师们都及时启用了备用方案,带领同学们顺利切换至备用平台,保障了教学秩序的稳定。

三、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全方位保障在线教学质量

忙完日常工作,材料学院王永欣教授总算有时间坐下来,仔细考虑教务处的邀约——为部分不熟悉慕课的教师们录一期SPOC授课讲座。作为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陕西省教学名师,王永欣老师对本科教学有着十足的热情,对各种线上教学模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这样的邀约让他无法拒绝,能与同仁们交流教学经验让他充满干劲儿。

全校规模的在线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题,有技术层面的,也有理念层面的。为使更多老师快速学会使用雨课堂、爱课程等平台,学校通过雨课堂直播、录制培训视频等方式,先后组织了四次在线教学培训,邀请平台技术人员、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别针对各种教学平台的使用、在线教学的课程设计、SPOC的应用等内容进行培训。第一次培训就有超过4000人观看了直播。同时,学校精心收集多方培训资源等,通过翱翔门户、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推送给师生,方便师生开展自我培训。

教务处编订了《西北工业大学理论课程在线教学技术指南》,收录了各级各方有关疫情防控期间的政策文件,以及各在线教学平台、常用软件的操作指南,同时附上各平台的校内技术保障人员联系方式,方便师生按图索骥。

与此同时,教学质量保障组组织了所有拟开课课程进行试讲,针对课程准备情况进行逐一摸底,通过一门,开出一门,对开课有困难的课程进行逐一辅导。学工部牵头负责的学生学习保障组对所有学生的上课条件进行了摸底,并对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56名学生逐一电话沟通,按照“一生一策”的原则,帮助其制订精确到人、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搭建了24小时收集反馈通道,每天晚上收集学生当天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类和汇总,并迅速协调教务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等部门具体工作人员24小时内进行解决和反馈,开课两天内已经点对点为近百名学生解决了相关问题,充分确保了学生的在线学习质量;开展了阶段性问卷调查,依据线上教学工作的不同时间阶段,设置不同内容,递进式了解各教学阶段学生对线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等,为学校线上教学工作不断完善提供数据支持。

四、全员全天在线,全力做好课程补选工作

郝雨涵在线办公

2月23日上午11:55,距离课程补选开始还剩5分钟,教务处郝雨菡老师最后一次确认本科教学管理系统网络连接顺畅、选课设置无误后,打开了4个选课QQ群,将手机固定在支架上,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课程补选工作。作为选课一号位,长期积累的经验给予她足够自信。然而她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的两天内,她将面对的是300多个电话、400多条短信、2000余封邮件的集团冲锋。她远在全国各地的教务处同事,在线火速增援,陪她一起通宵达旦,全面及时完成学生的选课需求。

面对师生无法返校的客观现实,学校果断将以往“线上+线下”的课程补选方式调整为全线上补选。以教务处为核心,提前协调开课单位开出课程资源并投放给学生,引导大部分学生自行补选,大幅度降低补选学生和上课教师的沟通成本。对于需要重修或转专业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学校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一生一策,逐一辅导。在课程补选期间,负责选课的老师全员全天在线,高效、规范保障补选工作顺利进行。

面对疫情,落实好学校春季学期在线教学各项工作安排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必须打赢的战斗。许许多多的授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都不忘育人的初心,立足于平凡的岗位,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这是西工大人共克时艰,全力以赴精神的体现。相信在目之可及的不远处,春天即将到来。那时的我们相约启真楼下,相约诚字楼前,互道一声:“老师,同学,开学好!”

(审稿:王海涛 王克勤)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