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要闻
 工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工大要闻>>正文
西工大: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勇攀科技创新高峰
2019-07-09 15:38 高莹  党委宣传部 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工大新闻网79日电高莹)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科研工作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坚持“顶天、立地、育人”的科研价值取向,坚持“学术主导、特色发展、制度激励、质量优先”的发展方针,深入实施科技综合改革,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五年来,学校科技经费超120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基础研究水平持续提升 哲学社科领域快速发展

学校优化自然基金项目管理机制,加大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策划与培育力度,超前布局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五年来总量持续递增并且平均资助率持续高于30%(全国22%),项目总经费近8亿元。

西北工业大学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在《科学(Science)》杂志同一期发表三篇论文

国家基金项目资助取得新成就。一是总量突破。近五年来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1076项,其中,2018年获批263项,达到历史新高,较2013年增加了66.4%;二是资助经费突破,近五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累计资助经费近8亿元,2017年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经费达1.91亿元,较2013年的1.38亿元提高了38%;三是人才类项目取得新进展。近五年来共获批杰青优青项目16项,创新研究群体延续资助项目1项,其中,2017年一次性获批3项“杰青”,全国排名为第13名;四是重大重点类项目快速增长。近五年来共获批重大重点类项目50项,其中2017年获批18项,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2项,重点类项目16项,较历史最好年份(2014年9项)翻了一倍。此外,2018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获批172项,双导师制项目21项,均位列全省第一,其中杰青项目5项,全省并列第一。

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2018年ESI论文增至250篇,SCI论文每年保持20.0%以上的增长率。我校2位学者(4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其中黄维院士再次同时入选材料科学、化学2个领域,李学龙教授首次同时入选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2个领域。学校实现以通讯作者单位在《自然》《科学》正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2018年柔性电子研究院黄维院士团队开展关于钙钛矿发光材料的研究,在《自然》正刊上发表论文2篇。2019年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以西工大为通讯作者单位在《科学》杂志同一期发表三篇研究长文(2篇为第一完成单位,1篇为第二完成单位),并登上了当期杂志封面,标志着我校在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学校加快布局人文社科研究机构、基地以及高端智库建设规划,积极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促进人文社科快速发展。五年来累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4项,其中2018年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0项,创历史新高,并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同时,获批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其中首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陕西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校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学校获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各1个,实现了学校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零的突破。

重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聚焦关键技术自主创新

学校围绕国家战略,聚焦重大专项与工程、重大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深化有组织科研活动。五年来,获批千万级重大项目及标志性项目116项,其中,两机专项基础研究项目12项、民用飞机专项科研项目30项。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学校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10余个国家重大专项的论证与科研攻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不断增强,一批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魏炳波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汇报

魏炳波院士主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基于静电悬浮的金属材料快速凝固实验系统”于2013年获批立项,2014至2018年期间执行5年。该项目是我校获得资助的首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实现了“静电悬浮—性质测定—快速凝固—合成制备—实时分析”等五方面技术功能的高效集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金属材料凝固科学和空间应用科学的发展。

2015年11月,学校作为对国产大飞机研制生产做出贡献的单位应邀出席国产大飞机C919的总装下线仪式。学校共82位师生参与了C919飞机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结构设计、航电等在内的课题攻关。高正红团队承担大飞机C919超临界翼型和机翼设计,李玉龙团队从事飞机结构抗鸟撞设计与分析的研究和飞行器结构抗坠撞设计与分析研究,宋笔锋团队承担中国商飞640所牵头的“大型客机总体方案设计”项目中诸多重要研究课题,张彬乾团队开展飞翼布局大型客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学校3D打印作为国产大飞机的技术储备制造了C919的中央翼缘条,机电学院参与研究了微机电系统制造平台。

2016年6月,学校“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研制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学校“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夺得全国总冠军。

2016年8月,学校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承担研制的50公斤级自主水下航行器,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和海上试验,标志着我国在微小型水下航行器方面突破了核心技术,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7年建军90周年阅兵中,学校自主研制生产的三种型号无人机,第二次以整个方队入列阅兵式,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阅兵中展示的3种型号的无人机,分别是某新型通信干扰无人机、某新型雷达干扰无人机和某新型反辐射无人机,是我军无人机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4月,机电学院马炳和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套)流体壁面剪应力测试仪,该成果为C919、ARJ21等大型客机以及航空发动机、水下航行器和等气动及水动力学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解决了气动/水动实验长期存在的流体壁面剪应力无法有效测量难题。

我校牵头的翼身融合大型民机综合技术研究项目,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后体加长翼身融合布局设计概念掌握了高速飞行与低速起降性能协调、客舱舒适性与应急疏散兼容、增升与配平能力匹配三个核心技术,形成部分技术指标国际领先的BWB-300翼身融合方案,取得了重大原创性突破。

科研平台建设卓有成效 重大科研奖励成果斐然

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达到20个,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2014-2018年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相比2013年增长67%。其中,学校是全国唯一一家自2014年以来连续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单位,2014年以来获批数位列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第二位、工信部所属高校并列第一。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12个,包括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88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级哲学社科类研究基地5个、陕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和陕西省工业设计发展中心1个。2014-2018年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50个,数量实现翻倍增长。学校智库建设取得新突破,搭建陕西省军民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一批智库平台,积极为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获批工信部、陕西省智库优秀研究成果奖4项。

宋保维团队研制的某型水下航行器

学校国家级科研奖励成果丰硕。学校获国家科技奖10项、省部级科技奖126项。2015年,机电学院张卫红团队成果“机械结构系统的整体式构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了多个航空航天型号研制中的设计和制造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航海学院宋保维团队成果“XX自主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及应用”,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水中兵器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6年,材料学院李贺军团队成果“长寿命耐高温氧化/烧蚀涂层防护机理与应用基础”,解决了国家重大战略亟需的多项关键超高温材料应用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材料学院杨合团队成果“高性能轻量化构件局部加载精确塑性成形成性一体化制造技术”,显著提升了塑性加工的成形极限、成形质量和成形能力与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材料学院张立同院士团队成果“XX飞机刹车功能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材料学院傅恒志院士团队参与的“新型合金材料受控非平衡凝固技术及应用”,实现了从基础理论、制备技术、工艺装备到实际应用的原创性关键技术突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7年,理学院张秋禹团队成果“吸附分离聚合物材料结构调控与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使我国镓的产能提高约6倍,打破了头孢合成用吸附分离和负载材料的国外垄断局面,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材料学院周万城团队成果“航空发动机用特种功能材料”,研制的高性能高温功能材料是现代装备跨代发展的标志性新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机电学院张开富团队成果“大型功能壁板自动精准装配关键技术与装备”,应用在多项航空航天重大型号中,推动了我国航空航天型号的跨越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统筹布局新兴学科方向 探索科研工作提升方略

未来我校将实施科技体系创新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学校科研水平。聚焦学术前沿战略需求,紧密围绕“三个面向”,谋划重大重点项目,培育大科学装置,布局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3-10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培育项目评审会

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向,继续实施“3-10”科技培育计划,加强在人工智能、生态环境、脑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方向的科研布局,产生重大原创成果;在传统航空、航天、航海优势领域,谋划重大科研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材料领域,重点支持材料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促进材料学科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信息领域,重点加强人工智能的体系规划和深入研究,以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促进人工智能在空天地海领域的应用。

大力加强对外协同创新,重点围绕国防与国民经济重大装备需求,加强重要型号任务协同创新,加强关键材料、发动机、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重视柔性电子与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引领性科技协同创新,努力实现开道超车。以全球视野谋划国际科技创新,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提升学校科研的国际声誉和全球影响力。

着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发挥文科建设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聚焦学院重点发展方向,引育研究团队和学术骨干,打造文工理融合渗透的研究基地和智库平台,强化跨学科交叉研究孵化国家重大项目和人才项目,形成一批在各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提升在行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扩大高校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试点工作,激发团队、个人及学院的创新活力,完善以代表性成果、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促进科研价值观的进一步转变。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管理,理顺学校-学院-平台-团队-方向的关系,形成多层次推动平台建设发展的工作格局。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校科研工作将继续瞄准重大科学理论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引领重大突破,培育重大成果,在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征程中,在自主创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自强自信、豪情满怀、砥砺前行!

(审稿:杨妮花 雷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