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19年新年伊始,西北工业大学翱翔体育馆内,人才培养大讨论的号角吹响。很快,这场“头脑风暴”迅速在各学院、各单位开展。每一位西工大教职工,都深刻感受到了这场思想上的大洗礼、大提升、大变革。
截至2月底,在学校层面,8个专题研讨组召开研讨会17次,参与人数542人;各教学单位形成人才培养大讨论工作方案22份,开展研讨会109场,师生座谈会44场,累计参与人数4100人次。
校长汪劲松在1月2日的动员讲话中指出,开展人才培养大讨论要达到两个目的,从宏观来讲,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从微观来讲,要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开展。
“我们要不断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解决具体问题,促进长远发展。”动员会上党委书记张炜对人才培养大讨论的要求言犹在耳。
本次人才培养大讨论,“思想”和“行动”,缺一不可。
各学院、各单位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如何盘活校内外各种资源,激发师生的内生动力?针对这些问题,各学院、各单位主动作为、谋划创新,探索着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人才培养大讨论纪实”专栏,将聚焦各学院、各单位人才培养大讨论开展情况和具体举措,开展系列报道。
航天学院:人才培养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工大新闻网3月19日电(记者 赵珍 通讯员 于辉)在《航天学院人才培养大讨论工作方案》中,形成学院“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赫然写在“研讨目标”一栏。
为什么要推动“跨越式”发展?
从1959年建院,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已走过60年春秋。60年来,学院的各方面事业飞速发展,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优良的特色和传统。
“不过,时代在变,就业单位的需求在变,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在变。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改变。”航天学院院长唐硕坦言。
学院层面的人才培养改革已经在路上
早在2012年,航天学院的人才培养改革便已悄然开始酝酿。
“为谁培养人?”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经过分析和调研,学院深刻认识到,航天学院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国内航天院所和企业,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他们对博士研究生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硕士研究生,而本科生在行业内直接就业则相对困难。
“当时,重新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培养,迫在眉睫。”唐硕说。
关键是,“如何变?”
2014年开始,航天学院从本科生核心课程设置开始,逐渐开展了课程群建设、综合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本研一体化等人才培养改革。
本科生航天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院撬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个支点。
为打破学院原有的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飞行器制导控制、飞行器应用4个本科专业基础课“各自为政”的情况,学院把不同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打包”,形成10门航天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学院的“航天大类”培养范围,重新制定课程内容。每门课组建一个教学团队,由1-2位教授牵头,老、中、青教师合理搭配,团队不仅负责每门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还要负责教师团队的建设,充分保证学院所有本科生的学习需求。
不论哪个专业,学院所有本科生从二年级开始,必修这10门基础课程,占到了当时学院本科生专业课程的1/3以上,完成后,再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选修其它专业课。
为推动本科生航天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学院重新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重新撰写教材,其中有7门课的教材进入“十三五”工信部规划教材。
从2012年到2014年,经过两年的酝酿和准备。航天学院正式开始推行本科生航天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此时,10门航天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已全部重新编写出版,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逐步完备。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难度降低,但范围更广,内容涵盖了航天科研的方方面面,最新的教材中纳入了航天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应该说,从2014年开始,航天学院内的大类培养,已经开始起步了。”唐硕说。
经过几年的探索,从2017年4月份开始,为了进一步从航天大类培养向航空航天大类培养提升,航天学院开始在在本科生航天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展“课程群”建设。学院将本科所有的专业课按照学科面向,分为航天应用力学类、飞行器设计类、光电信息类、制导控制类、工程热物理类5大课程群。
每个课程群有一位首席教授为负责人,并规划出本群的课程体系,包括2-3门基础课程,2-3门核心课程,以及若干选修课程,重点建设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每个课程群统筹建设,有效做到课程内容的衔接与避免重叠问题,集中优势资源,保证学生在每个学科面向上,都能接受到学院最好的教育。
唐硕说,课程群能使院内各种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和共享。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对每个门类进行协调和平衡;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上,以前按照课程配备的实验室,现在按照5个课程群来统一划拨、建设,形成实验体系。
探索本科“综合毕业设计”和“本研一体化”
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如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成为本科人才培养急需提升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2015年开始,学院将传统的本科毕业设计,改为综合毕业设计(打通专业壁垒,不同专业同学共同合作完成一个毕业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工作进度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行、团队成员的协同工作至关重要。通过该模式毕业设计可以阐述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即采用传统毕业设计+创新毕业设计的形式。
航天学院2012级本科生李顺峰,正是这样一个创新毕业设计团队的一员。李顺峰同学刚刚完成了硕士论文答辩,即将前往兵器工业203所工作。
李顺峰说:“2016年,我报名参加了“小型弹道滑翔火箭研制”团队,很幸运地被选中了。我们团队的毕业设计是做一支小火箭,我负责的是总体设计工作,我们的小火箭当时的实验非常成功,团队毕设的经验对我后来的研究生学习帮助很大。”
李顺峰所在的这个团队,成立于2015年,目前,在航天学院的8个创新毕设团队中,仅有3个是2015年创始时就存在的。唐硕介绍:“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委员会会对这些团队进行督导和评审,每年都有近一半的团队被淘汰,我们只保留那些质量最高的团队。希望每个团队经过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努力做出精品。”
通过综合毕业设计,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协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2018年的本科评估中,该举措也获得了评估专家很高的评价。
整合航天相关专业,实施航空航天工程本科大类教育,探索具有国际航空航天特色的教育模式,贯通传统培养模式中本科和研究生培养间的隔阂培养过程,实现本研一体化,是航天学院人才培养改革的又一个切入点。
为了培养行业未来的领军人才,2017年,学院开设“陈士橹飞天班”,探索3+X+1培养模式。“3”是指本科3年的学习。“X”是一个变值,即在本科二年级时,学生和学院进行双向选择,如果选择0,即完成本科学习;如果选择2,即本硕连读;X也可以是4,即本博连读。“1”则指海外经历和实习经历,学院要求研究生在国外学习3个月以上,并在行业用人单位实习半年以上。
唐硕介绍:“我们与用人单位共同设立‘总师班’,让学生在型号总师的指导下,站在更高的层面,从全局把握航天的研发过程,得到更好地锻炼。”
陈士橹“飞天班”的学分要求更高、课程难度更大,从而为学生继续开展研究生学习、为学生成为未来航天领域的领军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既要发扬特色也要补齐短板
本次人才培养大讨论,航天学院将在2014年开始的人才培养改革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探索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提升改革路径。
学校人才培养大讨论动员会后,航天学院制定了大讨论工作方案。其中,“大类培养、本研一体、国际接轨、科教协同”的指导思想和“完备体系、提升水平、补齐短板、行动计划”的行动目标,格外引人注目。
面对未来的航空航天大类培养,如何进一步破除传统“专业”观念的限制,在前期的航天大类培养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深化?是本次航天学院讨论的首要问题。
在“本研一体”方面,学院将在继续完善陈士橹“飞天班”的3+X+1培养模式之外,探索面向常规班级学生的4+X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进一步打通传统培养方式下本研培养的分割和隔阂,更好地实现本研培养的贯通性。
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航天学院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与国际航宇学科接轨的问题。这就导致交换、留学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因此,让“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和国际接轨”将是航天学院下一步重点谋划的问题。
科教协同方面,如何将学院的科研优势资源反哺到教学的成果水平、数量上,更好地为本科人才培养服务?能否通过建立在现有研究所之上“迷你研究所”和学生科研俱乐部等形式,实现科研资源更好地服务本科教学?学院还在进一步探索。
“完备体系、提升水平、补齐短板、行动计划”的十六字的行动方案又如何阐释呢?
首先,航天学院规划设计了人才培养体系,由航天基础技术教育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提高体系、高水平研究生培养体系、国际化航天教育体系4部分组成,通过本次大讨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丰富其具体措施。
“提升水平”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基于三个层面,一是学院如何进一步提升培养的综合水平;二是在学校层面,如何提升航空航天大类培养水平;三是在全国层面,通过教材编写,发挥学院多年来在航天人才培养上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国内影响力。
唐硕认为,航天学院目前的短板集中在研究生培养和国际化等方面。经过前期的研讨,老师们提出,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和本科课程更有连贯性,更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术型和专业型的研究生应该分类培养。“这些好的建议如何细化、落实,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进一步研讨的。”唐硕说。
经过本次大讨论,学院将形成“航天学院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将大讨论的成果切实落实到行动中。
体制机制的保障必不可少
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行改革?体制机制的保障必不可少。
2016年开始,航天学院尝试把学院过去院、系、课题组的三级构架模式,改为院和研究所的两级构架模式。要将学院延续了几十年的“系”撤掉,谈何容易。改革之初,“系”仍然保留,经过两年的探索后,研究所逐渐实体化,成为承担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机构,“系”的功能则逐渐被弱化和取代。这一举措很好地解决了过去“系”和“专业”对“大教学”和“大科研”的阻隔。
唐硕说:“我们常说破旧立新,但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只有立新才能破旧。新的东西立起来,大家觉得好,旧的东西自然就没有市场了。然而如果一开始就破旧,阻力就会非常大。”
在这一基础之上,大类培养的推行便有了很好的体制机制保障。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从原来的“系”变成了学院,本科生在前三年便可以接受广泛的航天大类专业基础教育。
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关键在于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首先,教师的岗位责任需要明确,目前,航天学院对教师的考核按照“442”来进行,暨一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各占考核比例的40%,参与学院公益服务占20%。第二,教师的队伍结构要合理,对于学院来说,科研工作日益繁重,因此,为了保障教学、科研两不误,在队伍建设上,学院将设置“631”制,暨60%的专职教师,30%的专职科研人员,10%的实验技术人员。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保证60%的专职教师,把6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中来。
同时,围绕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将建立起责任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学生工作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更好地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
唐硕说:“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其效果可能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希望通过我们现在的努力,能为国家未来的航天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审稿:吴闻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