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要闻
 工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工大要闻>>正文
我校校友鄢社锋获2018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19-01-14 11:32 田庆靑  党委宣传部

西工大新闻网1月14日(记者 田庆靑)日前,2018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揭晓,我校校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鄢社锋研究员获此殊荣。该奖项旨在表彰和鼓励一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

近期,学校党委宣传部对鄢社锋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进鄢社锋的科研之路。


发扬西工大优良传统 脚踏实地做科研


博士生导师、优青、青拔、优秀百人、杰青、10余项重大课题负责人……他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如何?在科研的道路中,他的哪些优秀“特质”值得我们学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鄢社锋本人。

“报考西工大我人生的重要‘拐点’”

鄢社锋,湖北人,1995年考入西工大航海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中老师说西工大很好,‘三航’特色鲜明,当时电子专业很热,所以我就来西工大了。”鄢社锋回忆当初自己报考西工大的初衷如是说。

军训还没结束,辅导员告知他被挑选到教改班(现在的教育实验学院),然后他就从航海学院转到教改班。到教改班这样一个优秀群体,自己英语是短板,心里压力很大,怎样才能不被淘汰?鄢社锋在心里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除了周六晚上,其余时间要么上课、要么自习。”鄢社锋认为,要想在教改班里不拖后腿,自己只有加倍努力,别无它法。

在大学里,他按照高中的作息时间坚持学习,两个学期后,他的成绩名列教改班第一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鄢社锋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扎实的基础文化课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为他的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工大的培养让我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1998年,提前一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马远良院士是鄢社锋的指导老师,马老师的言传身教开启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之路。“马老师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我很多关心和帮助,让我非常感动。”鄢社锋对导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实验室里,导师马远良始终坚守在科研第一线,并亲自指导研究生,这样,他和马老师就有了很多“亲密接触”的机会。马老师时常会给他提一个科研思路或者问题。“如果短期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将它暂时搁置。忽然有一天,灵感来了,公式一算,仿真一做,这个问题竟然解决了。”在鄢社锋的科研道路上,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正是由于他的坚持不懈,才会不断收获科研的“惊喜”,让他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当你遇到困难,可以暂时搁置,但不要放弃,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找见新的思路或者解决方法。”鄢社锋说,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坦途,只有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人。

刚开始做研究,他的研究方向很宽泛,跟着师哥师姐一起做科研。和马老师长期做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系统问题,这些问题在当时的文献和资料中都找不到特别好的解决方法。随着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他会发现有些研究方法可能会用到这个问题上,通过反复计算、仿真和测试,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应用在各种系统中,且效果良好。

在遇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鄢社锋收获了科研成果的喜悦,同时更加坚定了的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鄢社锋说,“目前从事海洋信息技术、水声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学校有许多相通之处,以后会加大合作的力度。”

比鄢社锋大两届的师兄杨坤德这样评价他:“上学的时候,他很聪明、很努力,也非常能吃苦。和他在探讨问题的时候,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很有见地。”

“这个奖,让我的科研之路走得更远”

2005年,鄢社锋博士毕业,他的《水听器阵列波束优化与广义空域滤波研究》论文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选这个方向,也不是一开始就确定的。”鄢社锋如是说。其实,早在2003年底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初稿。论文的方向也不仅仅是优化阵列信号处理,还包括其他的方向。为了使博士论文更加成体系,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他删除了已成稿博士论文的最后一章,在西工大延迟毕业一年多,潜心研究,添加了2个章节的新内容。他说,“花一年多时间继续深入研究、完善论文内容,我认为很值得,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至此,他也收获了自己科研道路上的第一个大奖。

鄢社锋表示,能荣获这个奖,一方面得益于马远良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国内前辈与同行对自己的鼓励与支持。这个奖项是个“敲门砖”,为他以后从事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平台。

发扬西工大精神脚踏实地做科研

“如何做好科研?做科研首先要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鄢社锋说,西工大人“三实一新”的作风是个标志,它诠释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义。在他的研究团队中,有很多西工大人,任务交给他们,他很放心。

鄢社锋对在校生的学习也很关注。今年10月,在80周年校庆前夕,他回到母校,为教育实验学院学弟学妹们上了一堂精彩人生之课。他的学习、科研经历也激励着后来者。

他寄语广大青年学者,做科研要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找准问题,不要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论文只是科研的副产物;遇到困难和挫折,可以暂时搁置,但是不要放弃,要坚持不懈;做科研没有捷径,只有经历“苦行僧”般的努力,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审稿:吴闻川)

关闭窗口